试管婴儿促排卵方案全攻略,六种方案总有一个适合你
- 试管婴儿
- 2025-02-02 09:35
试管婴儿是通过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结合然后移植到体内的怀孕方式,做试管的过程中医生会通过一些促排卵方式,促使女性体内卵泡同时发育很多成熟的卵子。但促排卵的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决定的。毕竟卵子越多,能够移植成功的概率也会高一点,靠自然排卵,每个月就只有1个,机会太少!促排卵也有好几种,你到底适合哪一种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试管婴儿周期中,卵子的数量与质量,关系着整个试管婴儿治疗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想让试管婴儿顺利进行,那么可以说促排卵是特别关键的一环。促排卵方案分大致六种:长方案、短方案、超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自然周期方案,在试管婴儿过程中这些促排方案是大有讲究的。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年龄、AMH、基础窦卵泡数、基础FSH、体重、BMI,及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来综合选择用药方案。
一、长方案
具体适用人群:主要适应于卵巢储备功能较好、月经比较规律的女性。
具体流程:在第一个例假周期的第18~21天黄体期,开始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第二个例假周期的第三天开始促排,并持续到月经中期。同时,医生会隔三差五通过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当有2个直径达18mm或3个达17mm或4个达16mm卵泡时停用Gn,当晚注射HCG5000-10000IU,36小时后取卵。
方案优点:卵泡同步,大小相对均匀,体内激素水平稳定,一般可以获得多于5个高质量卵子,可以提高累积妊娠率。
二、短方案
具体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年龄偏大、卵巢储备功能较低的女性。
具体流程:在月经第2天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促使体内FSH、LH的分泌。月经的第3天即开始使用促排卵药物进行促排,同时通过B超监测卵泡的生长情况,并抽血测定雌激素含量的变化,根据结果判断调整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决定HCG注射的时间。这点和长方案是一样的。
方案优点:流程简单,疗程短。大约从治疗用药开始,15~20天完成一个疗程,短方案在保障女性卵泡数量的同时,避免长方案对卵巢功能抑制过强,导致获卵少的情况。
三、超长方案
具体适用人群:主要适应于子宫内膜异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女性。
具体流程:月经周期第2或第3天开始使用长效GnRH激动剂,28~35为一用药疗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注射1~3针。最后一针后28-35天后,抽血监测是否达到降调节标准,开始用Gn促排卵。后期检测同长方案。 相对来说疗程长,费用较高。
方案优点:可改善激素水平、盆腔环境及子宫内膜环境。
四、拮抗剂方案
具体适用人群:适用于各类人群,包括卵巢正常反应、低反应及高反应患者。尤其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
具体流程:月经第2-3天,根据血激素及B超的结果及患者的自身情况,医生决定启动剂量。促排卵的第5-7天后会加用拮抗剂以防止取卵前排卵,一般促排9-10天后夜针,夜针后36小时取卵。
方案优点:治疗周期短、患者往返医院次数相对长方案少,费用相对较少,效果良好,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较快的发展。
五、微刺激方案
具体适用人群:卵巢功能下降者、常规方案卵巢反应不良者、或既往多次常规方案促排卵后反复种植失败者,也可用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高风险的反应人群和有激素依赖的患者。
具体流程:月经第2-4天,医生根据血激素及B超的结果及患者的自身情况决定用药,一般促排卵药物不超过150U,可以加或不加口服药物,促排卵后期会加用拮抗剂以防止取卵前排卵。一般促排7-9天后夜针,夜针后36小时取卵。
方案优点:使用促排卵药物相对较少,对卵巢的刺激较轻微,可以每月连续促排卵,适合卵巢功能不好的患者积攒胚胎。
六、自然周期方案
具体适用人群:主要用于自愿选择自然周期、卵巢储备较低的患者,不能进行卵巢刺激的患者。
具体流程:在女性正常的例假周期等待一颗成熟的卵子排出,并将其收集起来。虽然仅有一颗卵子,但质量好妊娠的机会也会增加。
方案优点:最接近自然妊娠的,不使用药物促排卵,治疗费也很少,避免每日注射药物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感。
如何选择促排卵方案?
通过以上对方案的介绍,我们得知每一种方案都有它适合的人群,至于选择哪个方案,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卵巢储备、年龄、身高、体重、不孕因素、血 AMH 值、基础 FSH 水平、窦卵泡数、BMI 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促排方案。
总之,面对众多的促排卵治疗方案,最好的选择和医生进行详细有效的沟通,而不能因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也不要听从一些不专业的片面之辞,希望大家谨遵医嘱配合治疗,才能是妊娠过程更顺利。
通过小编的详细介绍促排卵方案有六种:长方案、短方案、超长方案、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自然周期方案。这么多促排卵方案,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究竟哪个方案适合你,建议小姐姐们要“听医生的话”哦!
发表评论